福建展品在昆明国展中表现不俗
日期:2023-05-26
打印
【字号: 大 中 小】
第19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于2023年4月27日至5月1日在昆明举办。福建选送14部邮集(41框)和文献参加了传统、邮政历史、专题、一框、文献等5个大类的9个子类别竞赛,此外,还有2部6框福建作者邮集代表行业邮协参加竞赛类邮展。经评审,《话说咖啡》(专题5框)获大镀金奖+特别奖;《马,人类的好伙伴》(专题8框)获大镀金奖,其它邮集也获得镀金奖至银奖。另外,《新中国兴国大业主题邮票首日封》(1957-1966)(实验B 5框)代表公安邮协参赛获镀金奖,为首日封类填补了此前的空白。本次邮展福建展品获奖层面高,选题范围有新的发展,编排处理有新的突破,素材发掘有新的变化,特别是专题性展品竞争力强。
福建邮集取得不俗的成绩,主要做法有三方面。
一是夯实基础。福建省集邮协会十分重视邮集的制作,我们建立了完备的资料信息库。在《福建集邮史》的两个版本的图书附录中,都收录有“福建省参加国际(世界)集邮展览一览表”、“福建省参加全国邮展一览表”,以及历届福建省集邮展览表。福建省集邮协会每次参赛的作者都是老中青结合,新老邮集交替,从而达到以老带新、推陈出新的目的。
二是健全机制。福建省邮协不断举办常态化邮展,虽遇新冠疫情肆虐,但省级邮展始终没有中断。2019年举办了“壮丽七十年 阔步新时代”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全国集邮文化活动(福州站)福建省(职工)集邮展览;2020年举办了“清新福建 美丽山乡”主题集邮展览;2021年举办了“光辉历程——2021年福建省集邮展览”;2022年举办了“方寸映流年 历史照征程——2022年福建省集邮展览”。邮展类别也不断更新,调动了邮集作者参展激情,也促进了邮集水平的不断提升。此外,福建省邮协建立健全会审、评审机制,每年利用邮展委年会进行邮集会审,并培养了评审队伍和邮集新作者,为本省邮展储备力量。
三是突出专题,在专题邮集的编组和参展中做到“四个深”。
深耕专题基础。2005年福建省第一家民间集邮组织——八闽专题邮会成立,编组有《影子》《男人眼中的女人》《帆船》等专题邮集,此后《马》《海上贸易运输》等邮集比比皆是,至今仍有深厚的专题基础。
深度重点扶持。2017年9月,福建省邮协奖励万元,表彰罗道光先生的邮集《“液体面包”——啤酒》(专题类8框)首获印尼万隆2017世界邮展专题类大金奖。罗道光成为迄今为止新中国专题类邮集大金奖首位获得者。罗道光先生在福州和长乐指导专题邮集制作,目前有《钢铁》《纺织》《帽子》《椅子》等专题邮集面世并获得省级以上良好成绩。福建省邮协的奖励政策达到了一定的效果。
深入现场指导。福建省邮协的两位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宋晓文和罗道光,擅长编组专题邮集,他们在福州辅导邮集《马,人类的好伙伴》(专题类 5框)《海上贸易运输》(专题类 5框)的编组,同时还不辞辛苦多次联袂坐车到厦门、龙岩等地,亲自辅导《话说咖啡》(专题类 5框)《森林与生态》(专题类 5框)《雪》(专题类 5框)等专题邮集,对邮集的纲要、处理、素材等提出高标准严要求,使得近年在专家技术支撑下,福建专题邮集的成绩突飞猛进。在此次昆明2023第19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,《话说咖啡》获专题类大镀金奖,福建省评审员辛荣安也功不可没,他在省级展竞赛中,就指出了该邮集的不足之处,并在昆明国展前,对前言与部分章节文字做了专业性修改。
深化评审讲解。通过每年举办一期邮集“三员”(即评审员、征集员、邮集作者)培训班,邀请资深邮展评审员讲解邮集知识,以及邮政史、专题等邮集的编组与制作技巧。每一次省级邮展和全国级邮展后,福建省邮协还组织全国邮展评审员做全面解读、分析,让邮集“三员”们在专家的讲解中了解邮展的奥妙,受益匪浅。
除专题类外,福建省的传统类和邮政史类邮集水平也有所提升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福建文献类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现象。十年来,福建省集邮协会组织或参与编撰的集邮图书已达27部,并全面选送参加国家级以上邮展。其中2021年12月20日,《邮票上的中国世界遗产》(三语版)参加了孟加拉2021国际邮展,喜获集邮文献类大镀金奖。这是本届国际邮展文献类最高奖(与西班牙并列),也是历年来福建省参加国际邮展文献类竞赛获得的最高奖,实现了新的突破。在高邮2023中华全国集邮文献展览中,福建省集邮协会遴选16部集邮研究书籍,1部软件(公众号),2部邮集参加竞赛,其中获镀金奖2个。(福建省集邮协会)
上一篇:
下一篇: